期刊简介

  本刊办刊方针为:贯彻党的宣传政策,执行国家一系列出版政策法规,坚持以保健为中心,保健与临床相结合,面向基层,面向群体,紧密配合全国妇幼卫生领域的科研成果,适宜技术,科学依法管理和学科建设理论等理论与实践经验。是国内唯一融方针、政策,管理和学术为一体的行业期刊。

        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

主办单位: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

出版部门: 《中国妇幼保健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1-4411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22-1127/R

邮发代号: 12-94

出版周期 半月刊

创刊时间 1986

出版地区 吉林

出版地区 吉林

订购价格 552.00

杂志荣誉 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中国妇幼保健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妇幼保健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
  • 主办单位: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
  • 国际刊号:1001-4411
  • 国内刊号:22-1127/R
  • 出版周期:半月刊
期刊荣誉: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:CA 化学文摘(美), 万方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
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
  • 卵巢早衰40例临床治疗分析

    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的高促性腺激素闭经称为卵巢早衰(POF).卵巢早衰目前发病率约为0.09%,使卵巢早衰妇女如何恢复排卵及妊娠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.现将我院40例卵巢早衰患者可能病因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张富青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142例排卵功能障碍3步个体化方案的临床研究

    目的:评价促排卵治疗的疗效.方法:对142例排卵功能障碍者,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5组,通过3步个体化方案,5种诱导排卵方法治疗398个周期,同时采用B超监测排卵.结果:总排卵率81.91%,临床妊娠率42.96%,各组促排卵效果相近.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发生率4.27%.结论:对由于各种内分泌原因引起的排卵障碍者,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,可提高促排卵的成功率.B超监测卵泡生长情况,可......

    作者:蒋桂花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89例分析

    我院自2001年6月开始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现总结报告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赵颂今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分娩应用的效果观察

    我们根据米索前列醇有软化和扩张宫颈、兴奋子宫平滑肌这一特点,在足月分娩中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,在缩短产程,减少产后出血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.......

    作者:靳惠云;孙月平;王静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探讨

    小儿静脉输液常有漏液及针头脱落等现象,为了避免给患儿再次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,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种较为有效的固定方法,现介绍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周玥;邹燕南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渝水区农村0~5岁儿童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

    为了了解渝水区农村0~5岁儿童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,为决策者提出指导性意见,对渝水区农村1996~2000年1482例0~5岁儿童死亡进行了整理、分析.......

    作者:傅小艺;敖美兰;肖茵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产后出血86例临床分析

   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,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,积极地预防和正确处理产后出血,可减轻其对产妇健康的不良影响,现将我院86例产后出血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:......

    作者:金荷照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表现的早期认识和诊断

  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ityDisorder,ADHD),又称儿童多动症、注意缺陷障碍(ADD)、轻微脑损伤综合征(MBD)等,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,其主要临床特征为:注意力不集中,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[1~3].......

    作者:陈虹;李艳红;王鸾升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免疫学因素与反复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

    反复自然流产(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s,RSA)的病因十分复杂,除染色体异常、内分泌失调、生殖结构畸形和感染以外,约有60%~70%原因不明,近来研究认为免疫因素是一类重要原因.......

    作者:辛力;侯庆昌 刊期: 2003- 03

  • 妇女与儿童AIDS/HIV流行现状及因素分析

    艾滋病,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,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致死性疾病,其主要特点是受感染宿主CD4+T细胞被破坏,使细胞免疫功能衰竭,导致发生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.......

    作者:杜玉开;李兵;杨森焙 刊期: 2003- 03